6月7日,成都高新造人工智能系統(tǒng)“準星數(shù)學高考機器人”AI-MATHS對2017高考數(shù)學科目發(fā)起了挑戰(zhàn)。整個過程是嚴格按照斷網、斷庫、自然語言理解、綜合復雜推理等嚴格流程進行的公開透明測試。經過2小時緊張的解題、等待、評分后,AI-MATHS此次模擬高考成績?yōu)椋?017年高考北京文科數(shù)學卷獲得105分,用時22分鐘;2017年高考文科全國卷II獲得100分,用時10分鐘,兩份考卷對比2017年2月中期評測的基礎上均有大幅提升。
“AI-MATHS”之父林輝這孩子解題容易讀題難
兩次考試具體得分如下:北京文科數(shù)學卷,選擇題滿分、填空題20分、解答題45分,全卷105分;全國卷二選擇題55分、填空題20分,解答題25,全卷100分。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上,“AI-MATHS”表現(xiàn)十分亮眼。丟分環(huán)節(jié)主要是解答題,有些題目甚至是0分。
“家長”林輝說,其實能考到這么多分,已經證明,“這孩子前幾個月的書沒白讀。”但是他也提到了“自家孩子”在答題的一個弱點,“看不懂題。”研發(fā)高考機器人最大的難點在于,要讓系統(tǒng)準確理解人類語言。“直接用數(shù)學語言表述的應用題它可以輕松解答,但它最大的弱項是不能理解考題里場景式的描述語言,它會讀不懂題目。”
高考數(shù)學機器人為何會讀不懂題目?對于這個問題,林輝打了個比方,如果題目是10-1=?人工智能系統(tǒng)可以輕松作答。但如果題目用了場景描寫將其表述為“小明有10個蘋果,小麗吃了一個,請問還有幾個蘋果?”面對這樣的情況,人工智能系統(tǒng)就“傻”了,“它不理解小明是什么、小麗是什么、吃又是什么意思。”
實際上,為了“AI-MATHS”迅速克服這解題的弱點,準星云學科研團隊此前對“AI-MATHS”已進行了500套試卷、12000道題目的魔鬼式訓練。
閱卷老師祁祖海“處于本班學生的中等水平”
成都七中林蔭校區(qū)高級教師祁祖海是負責此次評閱試卷的三名老師之一,他分析,在評卷過程中,“AI-MATHS”所犯錯誤的題目都有一個共同點:語言文字太多。這表示,高考機器人在自然語言上的理解稍稍欠缺。相反,在理解數(shù)學語言上相對容易。
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,祁祖海認為,一般學生的成績大約在110分左右,而這次“AI-MATHS”取得的分數(shù),大概處于本班學生的中等水平。但是他坦言,高考機器人的進步空間會很大。如北京考試卷中有一道立體幾何的證明題,機器人選擇的解題思路與大多數(shù)學生選擇的不同,卻依然解答正確,這在思路上有所創(chuàng)新。
而“AI-MATHS”未能完成的題中,有一道概率統(tǒng)計文字題,普通學生需要將自然語言轉換成數(shù)學題,將圖表信息轉換成數(shù)學信息處理。祁祖海估計,機器人在信息挖掘和語言理解上稍差,相反,在證明題上表現(xiàn)優(yōu)異。